4年何以诞生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——探寻三峡设计集团的创新密码
“灵机”服务城市发展“策投规建营”全链需求,“禹脉”实现城市供水管网的一体化管理服务,“瑶光”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提高综合治理效能……近年来,湖北三峡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以数字赋能美好生活,用科技绘就城市新图景。
2021年11月,湖北三峡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三峡设计集团”)成立,下属宜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、宜昌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、宜昌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有限公司、湖北虹源工程咨询有限公司。
4年,4家企业“进阶”成国家高新技术企业。2024年,三峡设计集团营业收入达3.8亿元,利润突破1800万元,发展活力涌动奔流。企业实现蝶变的创新密码是什么?记者近日进行了探访。
破局:“机制革新”释放发展活力
三峡设计集团旗下4家子公司原分属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、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、市交通运输局等部门,均为改制转企公司。
从“铁饭碗”到“闯市场”,如何激发发展活力?
2023年2月,一场“思想大讨论、作风大整顿、聚智谋发展”专项行动在三峡设计集团展开。300多名职工从公司治理、经营管理、科研创新、激励机制、专业技能等方面提出了100多条建议。
思想破冰,行动破题,发展破局。三峡设计集团打破原有体系,实现系统重构,本部聚焦战略管控和服务保障,子公司聚焦生产经营和科技创新,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,实现了高水平经营运行。
打出一系列改革组合拳,该集团明晰“规划建设城市、发展新质产业”的全新布局,立足基本盘,做强做优规划设计咨询产业,同时发展新基建,大力培育数智科技新质产业。
经过三年努力,该集团成功克服改革重组挑战,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,研发费用从2022年近300万元,增长至2024年超1000万元,增幅高达4倍,创新驱动的增长曲线持续上扬。
赋能:科技创新引领“双轮驱动”
3月20日,宜昌建投水务有限公司调度室,智慧水务管理平台“禹脉”大屏突然弹出一条预警信息:猇亭区天泽小区水流量异常。
看到消息后,工作人员立即通过平台在线发派检修工单。维修工人通过手机接单后,迅速赶往小区检查。
一屏观全网,一键快检修。由宜昌勘察测绘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宜昌建投水务公司共同研发的“禹脉”,主要利用数字孪生技术,通过建立物理供水系统的虚拟模型,实现对供水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、预警和调度。
以“技术突破+场景融合+生态重构”为路径,三峡设计集团推动传统业务高端化升级、新兴业务规模化突破,加快构建“双轮驱动、协同共生”的现代产业体系。
去年,三峡设计集团持续开展“资质提升行动”,实现工程咨询单位(市政公用工程)资信、地理信息系统工程、地图编制三项资质成功升“甲”,新增建筑工程设计、工程监理铁路工程专业两项乙级资质,成为“15甲14乙”高地。同时,集团2024年新增“宜昌市政设施综合管理信息系统”“交通规划设计与景观设计虚拟仿真应用平台”“工程建设项目咨询平台”等26项知识产权。
以技术突破催生产业新形态。三峡设计集团通过BIM、AI、大数据、物联网等新兴技术,自主研发了城市建设全周期的数字孪生辅助系统“灵机”、城市智慧水务管理平台“禹脉”等系列标准数字化产品,实现了从传统设计到智能设计的升级。
“每年将营业收入的5%以上(最高12%)投入技术研发,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。”三峡设计集团主要负责人介绍,加快资质升级和知识产权申报,促进科技创新和企业发展深度融合,在BIM技术、智慧城市、绿色建筑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。
乘风:低空经济激活“乘数效应”
4月1日上午,低空智能运营服务平台隔空发送指令后,一架无人机从位于点军区牛扎坪村的机巢中缓缓升空,开始农村人居环境日常监测拍摄作业。
拍摄的影像资料可实时传送回平台,系统自带预警功能,发现问题后能及时生成图片、定位坐标并形成问题清单传送给人工处理。
这是低空遥感巡检中心“瑶光”投入运行的生动剪影。该集团依托自身在城市规划、城市交通、航空遥测等方面的技术优势,迅速切入低空经济赛道。
2024年6月,该集团成立“低空经济研究院”,抽调专业人员组建工作专班,赴低空经济先行区域深入调研,系统学习低空基础设施建设、应用场景开发及产业布局等先进经验。
去年12月,三峡设计集团打造的低空全域集监管、服务、应用等功能于一体的“低空智能运营服务平台”搭建完成并进入试运营,外卖“空投”、无人机春耕、森林火灾无人机预警等应用场景即将成为现实。
该负责人表示,将大力培养发展科技新质产业,积极拓展数字孪生、低空经济、智慧城市、智能交通等新兴赛道,实现从技术主导型专业化公司向科技驱动型产业集团成功转型,力争成为全国一流的城市数智化设计咨询综合服务商。